数控车刀片材质的选择是数控加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
数控车刀片材质的选择是数控加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,它直接影响到刀具的寿命、加工效率、加工质量和加工成本。以下是对数控车刀片材质选择原则的详解:
一、材质选择的基本原则
硬度匹配原则:
刀具材料的硬度必须高于工件材料的硬度,一般要求在60HRC以上。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,其耐磨性就越好。
例如,加工HRC50以上的钢材时,需选择陶瓷刀片。
强度与韧性匹配原则:
刀具材料应具备较高的强度和韧性,以便承受切削力、冲击和振动,防止刀具脆性断裂和崩刃。
刀具材料的抗弯强度顺序为:高速钢>硬质合金>陶瓷刀具>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刀具。
刀具材料的韧度大小顺序为:高速钢>硬质合金>立方氮化硼、金刚石和陶瓷刀具。
耐热性原则:
刀具材料的耐热性要好,能承受高的切削温度,具备良好的抗氧化能力。
例如,陶瓷刀具优良的高温性能使其能够以高的速度进行切削,允许的切削速度可比硬质合金提高2~10倍。
经济性原则:
批量生产推荐涂层刀具提升性价比,小批量可选用通用型硬质合金。
涂层刀具通过表面镀钛铝氮等技术,可提高硬度并延长寿命,同时降低加工成本。
二、不同材质的特点及应用
硬质合金:
含钨钴粉末,像金刚石般耐磨,适合加工铸铁、不锈钢。
硬质合金中含钴量增多时,其强度和韧性增加,硬度降低,适合于粗加工;含钴量减少时,其硬度及耐磨性增加,适合于精加工。
陶瓷复合:
氧化铝基体耐高温,车削淬火钢时寿命延长3倍。
陶瓷刀具的耐热温度为1100~1200°C,导热系数低于硬质合金但高于部分金属材料。
金属陶瓷:
钛基材料兼顾锋利与韧性,精加工表面更光滑。
持续高温环境优先考虑金属陶瓷。
金刚石刀具:
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材料,具有高硬度、高耐磨性和高导热性能。
在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加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尤其在铝和硅铝合金高速切削加工中,金刚石刀具是难以替代的主要切削刀具品种。
立方氮化硼(CBN)刀具:
适合淬硬钢等高硬度材料的加工。
耐热温度高于硬质合金,但低于金刚石。
三、材质选择与加工条件的匹配
加工类型匹配:
粗加工时,刀具需承受较大的切削力和冲击,应选择强度高、韧性好的刀具材料,如硬质合金或高速钢。
精加工时,刀具需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,应选择硬度高、耐磨性好的刀具材料,如陶瓷或金刚石。
切削条件匹配:
切削温度高时,应选择耐热性好的刀具材料,如陶瓷或CBN。
切削冲击大时,应选择韧性好的刀具材料,如高速钢或硬质合金。
机床与刀具匹配:
刀具分右手刀及左手刀,需根据机床旋转方向选择。
主轴带内冷却通孔的机床应选择带内冷却通孔的刀具。
四、材质选择与加工成本的平衡
刀具成本:
不同材质的刀具成本差异较大,需根据加工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。
例如,金刚石刀具成本较高,但适用于高精度加工;硬质合金刀具成本适中,适用于一般加工。
加工效率与成本:
提高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可提高加工效率,但也会增加刀具磨损和成本。
需根据加工需求和刀具寿命进行综合优化,以平衡效率、成本及刀具寿命。